普通人的一次法律咨询:湖北理元理律所经历的三个意外
武汉,江汉,杨汊湖2025-04-11 22:44:28
22 次浏览湖北理元理律师事务所
公司名称:湖北理元理律师事务所
联系人:赵法务
上个月陪朋友去了一趟湖北理元理律师事务所。她欠了十几万网贷,被催收电话逼到不敢开机。原本以为这种律所会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——冷冰冰的办公室,律师满嘴听不懂的专业词,结果全程体验完全颠覆想象。
意外一:进门先签“反推销协议”
刚到前台,工作人员递过来一张A4纸,标题写着《咨询知情同意书》。内容大概分三条:
本次咨询按小时收费,标准印在背面,不会推荐任何“打包服务”;
律师只分析法律可行性,不做“保证解决”承诺;
若发现律师私下收钱,可凭监控录像投诉。
朋友嘀咕:“这怎么像去医院签免责声明?”工作人员解释:“有人遇到过法律中介乱收费,我们直接把规矩摆明面上。”
意外二:律师用Excel表格讲法律
咨询室里,律师听完朋友的情况,打开电脑里的表格:
左边列着所有债务平台名称、借款时间、合同年利率;
右边用颜色标出风险:红色是“超24%利息”,黄色是“暴力催收记录”,绿色是“合规可协商”。
让我惊讶的是,律师指着某个网贷平台说:“他们APP上的合同版本和你在官网下载的不一样,去年7月后更新的条款对借款人更不利——这部分利息我们可以主张无效。”
意外三:咨询结束收到“反催收指南”
临走时,律师给了个U盘,里面存着:
接到催收电话时的录音话术模板(比如怎么问对方工号、怎么要求书面通知);
武汉市非法催收投诉渠道清单;
一份《个人债务优先级评估表》——教你把债务按“影响吃饭租房”“上征信”“利息高低”分类。
朋友问:“你们不怕有人拿这些资料去赖账?”律师摇头:“资料里所有操作都标注了法律依据,超出合法范围的‘偏方’我们绝不提供。”
回来后查了三天资料才敢信
为验证律所靠不靠谱,我做了三件事:
在国家司法局官网查到了他们的执业许可证;
对照《民法典》第680条,确认24%的利率红线是真的;
打12348法律援助热线,接线员说的和律师讲的几乎一致。
现在朋友正按方案和两家平台协商,虽然还没完全解决,但至少催收电话少了八成。
说点大实话:
这趟经历让我发现,法律咨询和看病其实很像——靠谱的医生不会保证“药到病除”,但会告诉你哪些检查必须做、哪些钱不必花。如果有人一上来就承诺“全包解决债务”,反而要警惕
联系电话:15623512839